用文字认识古龙一
“古龙之前无新派。”
不记得这话谁说过的了,但却觉得很有道理。古龙的确可以称之为中国近代武侠小说史(尽管迄今还没有人编写出这小说史)上一个承前起后的人物。近代写武侠小说的人很多,从小到现在我记得看过其书的就有梁羽生、上官青云、柳残阳、诸葛风、卧龙生、司马翎、金庸、古龙等几十个人,我是一个读者,不是批评家,所以,我对这些名字知道得并不多,也不确切,更不能判断其真伪虚实,但好在书总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我便可以说自己最喜欢、也最欣赏的是金庸和古龙。
金庸和古龙是很有一比的,似乎也只有他才可以与古龙相比。也许只有在相比中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和介绍认识一个人,但随着近些年武侠小说的畅销和武侠电视剧的广泛搬上银幕,一拍再拍“武侠”这一概念已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相关的评论也日渐增多,甚至形成了别一种“现象研究”其中,最大得惠的自然是金庸先生,因为他不但著作等身,是武侠界的泰山北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活着,身体挺好,还经常去雁荡山、九寨沟的探班。古龙则无此福分,原因最简单不过:“逝者长已矣”但令人欣慰的是,古龙生前香港著名出版家和评论家罗立群先生已经为其写过一篇很好的书序,至今此文仍广泛流传各种版本,令人津津乐道。文中罗先生主要就古龙与金庸做了一番比较,指出金庸是“武林霸主”古龙是“江湖怪客”严肃的说,这定位是相当公允的,也很让人接受,但罗先生似乎忘了一件事,那也是古龙书中反复倡导的文旨:江湖无霸主。江湖是人之江湖,而非侠只江湖,更非魔之江湖。我不是名人,更不是名评论家,也不认识古龙,和他不是朋友,但我认为我却懂他,懂他的书从而懂他的人,他的心。
是的,我只是一无名小子,且还如此感性,腹肚里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但为了这次考试毕业,同样,也作为一个武侠小说写作者,我仍然愿意就武侠,尤其是由古龙先生作指引的新武侠小说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第一次用文字认真而深入的认识古龙。
一、情
按照常理,研究一个人和一个人的作品,一般都从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即“内容”和“形式”但对于“怪侠”古龙来说,那样却嫌太俗了,仿佛伦理道德的说教。因此,我决定打破常规,更细切的从“情”、“理”、“色”三方面来谈论古龙,这也算是研究其人和其作品“内容”的三个层次。
古龙是性情中人,我们自然要先从他的“情”说起。古龙是写情的高手中的高手。据说,古龙在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之前,曾经是一位散文作者,并且是抒情散文,在香港各报社和杂志社之间颇有名气。情之一物,变化万千,古往今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留下了多少浪漫缠绵的故事。有人必有情,情对于人——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着最广、最深的影响和渗透。没有人可以真正无情,越是看似无情的人,越是重情、痴情。情字如心网,网住了生人之心,从而网住了人的一生相思。情大抵可分为三类:亲情、友情和爱情。
我们首先从亲情看起。古龙笔下似乎很少提起、甚至从未涉及这一种“情”他似乎在有意的回避它,不愿意多提,不愿意提。我们知道古龙是个孤儿,父母早逝,身世单薄,在孤儿院里长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管是多么早熟、睿智、富有才华的孩子,这都肯定是个不幸。这样的童年,这样的身世,不影响到他的性格的形成和今后命运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俗话说:“三岁看老。”古龙从小就沉默寡言,不合于群,常一个人躲在一边,看着天空和远处发呆,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的茫然和悲凄,却也有一份逆来顺受、安天知命的淡漠与从容。
我在想,在古龙的内心底其实他一定很想写一写自己的身世遭遇,写出来让人看到,让人评说,唏嘘感叹,一掬同情之伤的。人心都是软弱的,不论你的心再强,它总有着一个软弱的角落,总有软弱的时候。而且越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壮、很坚强的人,往往心越是软,最是敏感。心软这不是弱点,更非缺陷。这最正常不过,是人之常情。但古龙最终没有写,什么也没有写。是他觉得写亲情不符合武侠的风格主旨(金庸也很少写到亲情,只是随人物和故事自然带出,自然带过),亲情太过俗套、罗嗦、黏糊不清,就像一个泥沼,不能使他笔下的人物、侠客神采飞扬吗?不是的。
孤独的人总习惯用另类孤傲来寻求人性和谐,明明钟情于斯,却偏偏要装做不屑一顾。正如草原上受伤的狼,总是独自去寻找一个孤独而安静的角落,趴下来默默舔砥自己的伤口。对于古龙来说,文学——武侠正是他所要寻找并找到了的孤独而安静的角落,是他的心灵空地。他开拓并精心营造了这空地,把它布置成自己的世界,只属于他自己的家。他独享其间,不渴求他人的帮助和抚慰,不愿意被人打扰,甚至不想为人所知。古龙不是不爱这个世界,也不是他太爱自己,而只是他太沉迷于孤独和寂寞,寂寞就像毒药从小早已经渗透他全身的肌肤和血脉。这正如他在很多作品里都诠释过的:“真正的寂寞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能说得出来,因为你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你若经历了很多事,忽然发现所有的事都成了过去;你若曾得到过很多东西,忽然发现那也全是一场空,到了夜深人静,只剩下你一个人那时你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怔,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时甚至想大叫,想发疯”但古龙到底没有发疯,恰恰相反,他却如一座石佛,在他的世界里抱膝兀坐。没有笑,没有忧伤,他也没有睡着,只有一双遥远的眼睛,停留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他的心里面空空的,灵魂似已飞去,只眼睛里含着对生命和人生的默默的悲凄——他就这样坐着,直到生命终结。
古龙写的最多的是友情。“朋友”这两个字在古龙的笔下得到了最彻底、也最详尽的诠释,而古龙的一生短暂也正是这样度过的。古龙没有双亲,也没听说过什么亲戚,他只有自己和周围的朋友。是朋友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快慰,给了他豪情逸兴,而他对朋友也毫不吝惜,甚至更慷慨大方,有求必应,倾囊相助。古龙常说:女人失去了可以再找,而朋友失去了却是莫大的遗憾;与女人交朋友永远都不会长,一百个女人也比不上一个真正的朋友。这话真像极了三国演义中刘皇叔所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翻版。然而,朋友却仿佛天边的浮云,云来又云去,云聚又云散,且不论怎样努力,散总是多于聚。据说,古龙成名后曾特地建造了一座房子,把大厅设计的极宽敞 敞大方,他经常遍邀朋友来家,纵酒割肉,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可是,正应了那一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夜醉终有朝醒,朋友终需离去,古龙还是孤独一人;面对空大宽阔的厅堂,更增添了冷清、寂寞与惆怅。但尽管如此,古龙仍乐此不疲,就像爱抽烟的人明明知道抽烟有害,却还是要去抽;好喝酒的人明明知道酒精会中毒,却还是要去喝。他的生命既已注定离不开朋友,他的生命也便注定逃不出孤独与寂寞。在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篇,他这样写到:“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终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了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这一段文字与其说是为李寻欢而写,到不如说是为他自己而写,为他的一生命运而写。
如果说来去聚散的朋友所引起的是古龙心里的伤感,那么易心变节、矛盾暗生、背叛和诬陷中伤的“朋友”又当如何论断呢?“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对手。”这一句已经开始否定朋友的真正意义;而他接着又说“你最大的敌人往往是离你最近的朋友。因为他离你越近,你越不会怀疑到他;你越怀疑不到他,他就越容易害你。”这更让他身边的人寒心。可是,古龙他自己的心呢?不论是言不由衷,还是看破世态,他的心岂不都一样苦痛。古龙的身世和经历我都不怎么了解,我已经说过我只看过他的书,不认识他的人,正如他不认识我,也不会看到我的书。但我相信古龙在生命里一定有过为“朋友”所欺骗、背叛的事,不然他笔下也不会有“龙啸云”这个人物的典型了,当然,还有“林诗音”——“依靠朋友而生的人,帮助他的是他的朋友,陷害他的必也是他的朋友。”
但古龙却对此看得很淡。不知道是经历的事多了,多情的心已经变得无奈,还是先天的睿智,大智若愚。也许他只是在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本没有想着去影响别人,左右别人。他不期望别人害他,也并不希望别人来报答他,感激涕零;他不期望自己去努力感动谁,也不想方设法试图去教训谁。所以,他也不必在乎别人的所做所为和对他的批判评论。
现在我们来看古龙笔下的爱情。这也是一向被人认为是古龙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一部洋洋洒洒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就足以让小到少男少女、老到丈夫妻子唏嘘感叹,眼泪稀哩哗啦了。若不信,且看这一段文字:“李寻欢终于又见到林诗音了他甚至只需要一伸手就可以触及她,他知道这不再是梦。可是,他又怎么能伸手呢?他只希望这又是个梦,但真实永远比梦残酷得多,他连逃避都无法逃避,只有以微笑来掩饰住心里的痛苦,勉强笑道:“大嫂,你好。”古龙不愧是写情的高手,将如此难能的情节写得如此“雅致”不带一丝儿烟火气。真实?是的,完全的真实,彻底的真实。古龙是结过婚的,他的妻子叫“宝珠”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相识相恋的,也不知道他们婚后关系如何,因为古龙很多情,用俗文学表达就是“好色”但我相信——应该也没有人会不相信,这一段文字是古龙用心去写,用心写出来的,这写尽了古龙全部的心。也许正因了这原因,古龙才那么受女人喜欢,尽管他对她们看得很淡很轻。但他对她们每一个人、每一次都是真心实意的,都是真的,他不曾欺骗她们,也不想有意伤害她们,只是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人的命运不同,走的路也就不同,相识是一种缘分,离去也无须叹息留恋;命运的聚散离合有时人只能学着接受,而非改变。何况,古龙本是个浪子。这便引出了他的另一本书:楚留香。
这是个系列传奇,前后加起来共有8章,好象是采取了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框架与人物构思。但楚留香却远不似福尔摩斯对女人不感兴趣,而是处处留情,篇篇有风流韵事;他们的“婚姻观”倒有点相似,都是独身主义、不结婚主义。楚留香可以说是古龙塑造的最为成功、最受读者欢迎、津津乐道,也影响最大的人物。在古龙笔下楚留香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象征,而且这是个男人,实在不可思议。风流倜傥,温柔多情,机智胆大,应变超人,轻功天下第一,水底能抓鱼,内力高深莫测,运气也好得很,真是羡煞我辈中人。当然,更让人眼热眼红的还是他的桃花运,真搞不懂天下的少女都怎么想的,一个个争相学琵琶公主投怀送抱,主动以身相奉,那些芳心暗许、深闺害相思病的更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位兄弟不思为大家介绍介绍经验,只知道傻笑,还常常有事没事的摸鼻子,真气煞我等老男人也。古龙写楚留香写到了极处,写情也写到了极处。楚留香可以说是现当代所有武侠小说中最有丰神俊采的人物,再加上当年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难怪播于天下,盛极一时。后来,古龙尝到甜头的又接连写了“陆小凤传奇”、“大侠沈胜衣”影响也不错,但都不及楚留香。
综上所述,我们已知古龙的“情”笔、“情”心,果然是大家风范。但在佩服之余,我们也应看到古龙“情”的不足。正如我们适才分析的,古龙笔下几乎没有涉及亲情这一领域和题材,或者说是他有意控制和回避了;并且他写友情有些过于突出表现朋友的另一面、反方面。这诚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当小心在意,但也使人对真正的友情怀疑和心寒。武侠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且还是一种畅销文学,那它就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作用,这也是古龙精神所努力倡导的。武侠应当在揭示、揭露友情等生活反方面特征的同时,肯定和强调其真诚、纯洁、健康的一面。另外,古龙所写“楚留香”等人物传奇,有些过于表现“英雄美人”、侠士风流,这怕会对一些青年男女误导。况且“楚留香”的那种爱情并非真正的爱情,没有基础,也没有未来,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但凭性情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一夜”这是不可取的。这些不足有待于后来的武侠作者修补,本人也会努力以进。
二、理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创作也是需要有自己的理论原则作为指引的,尤其是处于新旧交替状态下的现当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一般认为,古龙在“江湖上”的地位是和金庸看平的,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认为古龙不若后者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其武侠创作时间、创作风格和精神追求意识上,我认为古龙要进于金庸;如果再加上那个写七剑下天山的梁羽生,我个人认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梁羽生时期,金庸时期和古龙时期。古龙是新武侠的开创者,自从古龙一出世,武侠的“新”与“旧”便一目了然了。 展开全部内容
不记得这话谁说过的了,但却觉得很有道理。古龙的确可以称之为中国近代武侠小说史(尽管迄今还没有人编写出这小说史)上一个承前起后的人物。近代写武侠小说的人很多,从小到现在我记得看过其书的就有梁羽生、上官青云、柳残阳、诸葛风、卧龙生、司马翎、金庸、古龙等几十个人,我是一个读者,不是批评家,所以,我对这些名字知道得并不多,也不确切,更不能判断其真伪虚实,但好在书总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我便可以说自己最喜欢、也最欣赏的是金庸和古龙。
金庸和古龙是很有一比的,似乎也只有他才可以与古龙相比。也许只有在相比中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和介绍认识一个人,但随着近些年武侠小说的畅销和武侠电视剧的广泛搬上银幕,一拍再拍“武侠”这一概念已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相关的评论也日渐增多,甚至形成了别一种“现象研究”其中,最大得惠的自然是金庸先生,因为他不但著作等身,是武侠界的泰山北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活着,身体挺好,还经常去雁荡山、九寨沟的探班。古龙则无此福分,原因最简单不过:“逝者长已矣”但令人欣慰的是,古龙生前香港著名出版家和评论家罗立群先生已经为其写过一篇很好的书序,至今此文仍广泛流传各种版本,令人津津乐道。文中罗先生主要就古龙与金庸做了一番比较,指出金庸是“武林霸主”古龙是“江湖怪客”严肃的说,这定位是相当公允的,也很让人接受,但罗先生似乎忘了一件事,那也是古龙书中反复倡导的文旨:江湖无霸主。江湖是人之江湖,而非侠只江湖,更非魔之江湖。我不是名人,更不是名评论家,也不认识古龙,和他不是朋友,但我认为我却懂他,懂他的书从而懂他的人,他的心。
是的,我只是一无名小子,且还如此感性,腹肚里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但为了这次考试毕业,同样,也作为一个武侠小说写作者,我仍然愿意就武侠,尤其是由古龙先生作指引的新武侠小说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第一次用文字认真而深入的认识古龙。
一、情
按照常理,研究一个人和一个人的作品,一般都从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即“内容”和“形式”但对于“怪侠”古龙来说,那样却嫌太俗了,仿佛伦理道德的说教。因此,我决定打破常规,更细切的从“情”、“理”、“色”三方面来谈论古龙,这也算是研究其人和其作品“内容”的三个层次。
古龙是性情中人,我们自然要先从他的“情”说起。古龙是写情的高手中的高手。据说,古龙在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之前,曾经是一位散文作者,并且是抒情散文,在香港各报社和杂志社之间颇有名气。情之一物,变化万千,古往今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留下了多少浪漫缠绵的故事。有人必有情,情对于人——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着最广、最深的影响和渗透。没有人可以真正无情,越是看似无情的人,越是重情、痴情。情字如心网,网住了生人之心,从而网住了人的一生相思。情大抵可分为三类:亲情、友情和爱情。
我们首先从亲情看起。古龙笔下似乎很少提起、甚至从未涉及这一种“情”他似乎在有意的回避它,不愿意多提,不愿意提。我们知道古龙是个孤儿,父母早逝,身世单薄,在孤儿院里长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管是多么早熟、睿智、富有才华的孩子,这都肯定是个不幸。这样的童年,这样的身世,不影响到他的性格的形成和今后命运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俗话说:“三岁看老。”古龙从小就沉默寡言,不合于群,常一个人躲在一边,看着天空和远处发呆,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的茫然和悲凄,却也有一份逆来顺受、安天知命的淡漠与从容。
我在想,在古龙的内心底其实他一定很想写一写自己的身世遭遇,写出来让人看到,让人评说,唏嘘感叹,一掬同情之伤的。人心都是软弱的,不论你的心再强,它总有着一个软弱的角落,总有软弱的时候。而且越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壮、很坚强的人,往往心越是软,最是敏感。心软这不是弱点,更非缺陷。这最正常不过,是人之常情。但古龙最终没有写,什么也没有写。是他觉得写亲情不符合武侠的风格主旨(金庸也很少写到亲情,只是随人物和故事自然带出,自然带过),亲情太过俗套、罗嗦、黏糊不清,就像一个泥沼,不能使他笔下的人物、侠客神采飞扬吗?不是的。
孤独的人总习惯用另类孤傲来寻求人性和谐,明明钟情于斯,却偏偏要装做不屑一顾。正如草原上受伤的狼,总是独自去寻找一个孤独而安静的角落,趴下来默默舔砥自己的伤口。对于古龙来说,文学——武侠正是他所要寻找并找到了的孤独而安静的角落,是他的心灵空地。他开拓并精心营造了这空地,把它布置成自己的世界,只属于他自己的家。他独享其间,不渴求他人的帮助和抚慰,不愿意被人打扰,甚至不想为人所知。古龙不是不爱这个世界,也不是他太爱自己,而只是他太沉迷于孤独和寂寞,寂寞就像毒药从小早已经渗透他全身的肌肤和血脉。这正如他在很多作品里都诠释过的:“真正的寂寞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能说得出来,因为你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你若经历了很多事,忽然发现所有的事都成了过去;你若曾得到过很多东西,忽然发现那也全是一场空,到了夜深人静,只剩下你一个人那时你也许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怔,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时甚至想大叫,想发疯”但古龙到底没有发疯,恰恰相反,他却如一座石佛,在他的世界里抱膝兀坐。没有笑,没有忧伤,他也没有睡着,只有一双遥远的眼睛,停留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他的心里面空空的,灵魂似已飞去,只眼睛里含着对生命和人生的默默的悲凄——他就这样坐着,直到生命终结。
古龙写的最多的是友情。“朋友”这两个字在古龙的笔下得到了最彻底、也最详尽的诠释,而古龙的一生短暂也正是这样度过的。古龙没有双亲,也没听说过什么亲戚,他只有自己和周围的朋友。是朋友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快慰,给了他豪情逸兴,而他对朋友也毫不吝惜,甚至更慷慨大方,有求必应,倾囊相助。古龙常说:女人失去了可以再找,而朋友失去了却是莫大的遗憾;与女人交朋友永远都不会长,一百个女人也比不上一个真正的朋友。这话真像极了三国演义中刘皇叔所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翻版。然而,朋友却仿佛天边的浮云,云来又云去,云聚又云散,且不论怎样努力,散总是多于聚。据说,古龙成名后曾特地建造了一座房子,把大厅设计的极宽敞 敞大方,他经常遍邀朋友来家,纵酒割肉,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可是,正应了那一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夜醉终有朝醒,朋友终需离去,古龙还是孤独一人;面对空大宽阔的厅堂,更增添了冷清、寂寞与惆怅。但尽管如此,古龙仍乐此不疲,就像爱抽烟的人明明知道抽烟有害,却还是要去抽;好喝酒的人明明知道酒精会中毒,却还是要去喝。他的生命既已注定离不开朋友,他的生命也便注定逃不出孤独与寂寞。在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篇,他这样写到:“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终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了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这一段文字与其说是为李寻欢而写,到不如说是为他自己而写,为他的一生命运而写。
如果说来去聚散的朋友所引起的是古龙心里的伤感,那么易心变节、矛盾暗生、背叛和诬陷中伤的“朋友”又当如何论断呢?“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对手。”这一句已经开始否定朋友的真正意义;而他接着又说“你最大的敌人往往是离你最近的朋友。因为他离你越近,你越不会怀疑到他;你越怀疑不到他,他就越容易害你。”这更让他身边的人寒心。可是,古龙他自己的心呢?不论是言不由衷,还是看破世态,他的心岂不都一样苦痛。古龙的身世和经历我都不怎么了解,我已经说过我只看过他的书,不认识他的人,正如他不认识我,也不会看到我的书。但我相信古龙在生命里一定有过为“朋友”所欺骗、背叛的事,不然他笔下也不会有“龙啸云”这个人物的典型了,当然,还有“林诗音”——“依靠朋友而生的人,帮助他的是他的朋友,陷害他的必也是他的朋友。”
但古龙却对此看得很淡。不知道是经历的事多了,多情的心已经变得无奈,还是先天的睿智,大智若愚。也许他只是在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本没有想着去影响别人,左右别人。他不期望别人害他,也并不希望别人来报答他,感激涕零;他不期望自己去努力感动谁,也不想方设法试图去教训谁。所以,他也不必在乎别人的所做所为和对他的批判评论。
现在我们来看古龙笔下的爱情。这也是一向被人认为是古龙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一部洋洋洒洒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就足以让小到少男少女、老到丈夫妻子唏嘘感叹,眼泪稀哩哗啦了。若不信,且看这一段文字:“李寻欢终于又见到林诗音了他甚至只需要一伸手就可以触及她,他知道这不再是梦。可是,他又怎么能伸手呢?他只希望这又是个梦,但真实永远比梦残酷得多,他连逃避都无法逃避,只有以微笑来掩饰住心里的痛苦,勉强笑道:“大嫂,你好。”古龙不愧是写情的高手,将如此难能的情节写得如此“雅致”不带一丝儿烟火气。真实?是的,完全的真实,彻底的真实。古龙是结过婚的,他的妻子叫“宝珠”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相识相恋的,也不知道他们婚后关系如何,因为古龙很多情,用俗文学表达就是“好色”但我相信——应该也没有人会不相信,这一段文字是古龙用心去写,用心写出来的,这写尽了古龙全部的心。也许正因了这原因,古龙才那么受女人喜欢,尽管他对她们看得很淡很轻。但他对她们每一个人、每一次都是真心实意的,都是真的,他不曾欺骗她们,也不想有意伤害她们,只是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人的命运不同,走的路也就不同,相识是一种缘分,离去也无须叹息留恋;命运的聚散离合有时人只能学着接受,而非改变。何况,古龙本是个浪子。这便引出了他的另一本书:楚留香。
这是个系列传奇,前后加起来共有8章,好象是采取了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框架与人物构思。但楚留香却远不似福尔摩斯对女人不感兴趣,而是处处留情,篇篇有风流韵事;他们的“婚姻观”倒有点相似,都是独身主义、不结婚主义。楚留香可以说是古龙塑造的最为成功、最受读者欢迎、津津乐道,也影响最大的人物。在古龙笔下楚留香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象征,而且这是个男人,实在不可思议。风流倜傥,温柔多情,机智胆大,应变超人,轻功天下第一,水底能抓鱼,内力高深莫测,运气也好得很,真是羡煞我辈中人。当然,更让人眼热眼红的还是他的桃花运,真搞不懂天下的少女都怎么想的,一个个争相学琵琶公主投怀送抱,主动以身相奉,那些芳心暗许、深闺害相思病的更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位兄弟不思为大家介绍介绍经验,只知道傻笑,还常常有事没事的摸鼻子,真气煞我等老男人也。古龙写楚留香写到了极处,写情也写到了极处。楚留香可以说是现当代所有武侠小说中最有丰神俊采的人物,再加上当年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难怪播于天下,盛极一时。后来,古龙尝到甜头的又接连写了“陆小凤传奇”、“大侠沈胜衣”影响也不错,但都不及楚留香。
综上所述,我们已知古龙的“情”笔、“情”心,果然是大家风范。但在佩服之余,我们也应看到古龙“情”的不足。正如我们适才分析的,古龙笔下几乎没有涉及亲情这一领域和题材,或者说是他有意控制和回避了;并且他写友情有些过于突出表现朋友的另一面、反方面。这诚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当小心在意,但也使人对真正的友情怀疑和心寒。武侠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且还是一种畅销文学,那它就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作用,这也是古龙精神所努力倡导的。武侠应当在揭示、揭露友情等生活反方面特征的同时,肯定和强调其真诚、纯洁、健康的一面。另外,古龙所写“楚留香”等人物传奇,有些过于表现“英雄美人”、侠士风流,这怕会对一些青年男女误导。况且“楚留香”的那种爱情并非真正的爱情,没有基础,也没有未来,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但凭性情自由化,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一夜”这是不可取的。这些不足有待于后来的武侠作者修补,本人也会努力以进。
二、理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创作也是需要有自己的理论原则作为指引的,尤其是处于新旧交替状态下的现当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一般认为,古龙在“江湖上”的地位是和金庸看平的,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认为古龙不若后者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其武侠创作时间、创作风格和精神追求意识上,我认为古龙要进于金庸;如果再加上那个写七剑下天山的梁羽生,我个人认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梁羽生时期,金庸时期和古龙时期。古龙是新武侠的开创者,自从古龙一出世,武侠的“新”与“旧”便一目了然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