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科技共享

第150章 科技共享

汽车这个东西已经完全淘汰了,即使在地球二号内短距离行动,各种小型高效的交通工具完全可以替代汽车,一个可以折叠放进背包的小型单人飞行器,就能在两小时内环绕地球二号一圈,小飞船的作用更多的是工作时候来往于其它行星,或者在雨天飞行。

现在这些小飞船飞抵到罗志高的舰队旁边,把罗志高的舰队紧紧的包围起来,这些小飞船要把舰队中的一百亿同胞接回地球二号。

在地球二号的一块环境最好的地方,无数的临时房屋已经搭建好,舰队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钢铁,钢铁板块用来直接搭建房屋,就像搭积木一样快捷,这些房屋将为这一百亿人提供住处,虽然时间紧,但是人手多,每个家庭负责一套房屋,大家分工合作,把房屋装点得温馨舒适。

舰队的舱门打开,让见多识广的人们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这哪里是居民飞船,简直和牢笼差不多,罗志高舰队的人们挤在不足5平米大小的匣子内,凌乱的空间,拥挤的过道,散发出一阵阵奇怪的味道。

原以为这上百亿人会平均分配在这4000万艘战舰中,这样每艘战舰也就两百来人,对于平均长度超过两千米的战舰来说,200多个人是非常空旷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居民舰和战舰并没有明显区别,并没有造得特别大,但是容纳的人却非常多。

可能这就是时刻需要面对战争的不得已吧,居民舰越少越不显眼,生存的机会就越大,像胡宇开始建造深蓝号那种长达30公里的巨舰,就吃了很多苦头,航行速度上不去,一直在拖整个舰队的后腿,后来有了地球二号也是一样,速度一直只有御风者的一半,直到最近科技得到发展,民众的居住问题才没有成为拖舰队后腿的因素。

罗志高不能像胡宇一样,胡宇比较感性,不希望看到人们受苦,为此在天仓五的时候还特意花时间建造了各种娱乐设施供民众缓解压力,而罗志高则更注重结果,为了达到目的,适当的牺牲是可以接收的,而且这些年胡宇仅仅和三四个文明发生冲突,而罗志高的战斗次数是胡宇的十几倍,在舒适和生存之间,罗志高只能选择生存。

迎接的人们发现,罗志高舰队中的人几乎人手一副眼镜,难道是因为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内导致视力受损?也不像这么回事,罗志高的舰队的生物科技也达到了星系级中期水平,不可能连眼睛都治不好,而且这个比例也太大了一点,每个人都有一副眼镜。

有好奇的人拿起了一副眼镜戴了一下,这才明白其中的蹊跷,原来带上这副眼镜以后,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冰冷的钢铁墙壁变成了深林,大海,沙滩,小溪等等各种美不胜收的景色,而且还有春夏秋冬可以变换,如果这还不满意,还有其它各个行星的异域美景。

深林中的小鸟,蝴蝶,甚至野兽,大海中美轮美奂的各种鱼儿,大雪纷飞的草原,秋天的枫林,应有尽有。

不光如此,眼镜直接通过接触把声音传递到大脑中,潺潺的小溪流水,叽叽喳喳的百鸟齐鸣,呼呼作响的寒冬风夜,电闪雷鸣的夏季雨天,一切都模拟的十分真实。

这个神奇眼镜的消息马上在整个民众当中传开,大家都客气的向主人借用体验,有特别喜欢这个眼睛的人也开出条件,愿意用自己的物品来交换这个神奇眼镜,谁知道眼镜的主人呵呵一笑,直接拿出一堆眼镜,一人送一个。

原来这个东西并不值钱,只不过是个有创意的小玩意儿罢了,说白了和玩具差不多,面对前来迎接的热情同胞,别说不值钱,就算再昂贵也要送,再昂贵的物品也比不上同胞的这份热情昂贵,所以短短一天,地球二号的男女老少几乎人手一副,大家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戴上,那个兴奋劲,就像捡到了一块贵重的宝石一样。

由于小飞船数量巨大,运输不是问题,反而登船耗费了很多时间,两天后,小飞船终于把罗志高的舰队搬空了,一百亿同胞全部安置在临时房屋中,虽然是临时房屋,但是条件比起舰队中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柔软干净的大床,宽敞明亮的房间,巨大的落地窗,站在窗户旁边,就能看到外面的河流湖泊和各种绿色植物。这些东西在罗志高的舰队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也只能从那个神奇眼镜中体验一下。

无数人走出房屋,他们走到小溪边,赤脚感受水流的柔和,他们来到湖泊中畅游,感受水的包容,他们来到树林,轻轻的嗅着植物的清香。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美好,很多人就这么静静的躺在草地上睡着了,嘴角挂着微笑,他们很满足。

盛大的欢迎活动和国庆活动在地球二号的每一个角落举行,歌声,笑声,美食,美酒,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一颗,是属于月圆欢笑的时刻,人们载歌载舞,张灯结彩,觥筹交错,夜醉人迷。

科学城中,两支舰队的所有科学家按分类集中在一起了,胡宇的舰队中有一百六十多万授衔的科学家,罗志高的舰队也不少,将近一百万,授衔的院士大概占各自科学家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看来大家对顶级的人才也是非常慎重,只有最耀眼的科技之星才会被授予院士头衔。

作为舰队重中之重的空间科技分部,几十位顶尖院士已经围坐在一起,所有的科技都会共享给对方,这些科技不是外星科技需要解析,两支舰队虽然各自发展自己的科技,但是同为人类,很多东西都是通用的,起码文字是一样的,不像获得风星文明的科技树以后,光翻译就耗费了几百年的时间。

即使分别时间过长,大家走上了不同的路子,很多地方难以理解,但是没关系,不理解的地方马上现场解释,几乎已经到了拿来即可用的地步。

曾院士把四维通讯网络,空间密度,基本能量,基本空间等舰队最前沿的科技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以高正阳为代表的一干空间物理学院士。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