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的《孽海花》和张鸿的《续孽海花》是近代史上两部著名的谴责小说,都以甲午至庚子间的历史为描述场景,其中同样对寇连材的形象进行了鲜明的刻画和塑造。
在曾、张笔下,寇连材(寇良材)都扮演了宫廷政治斗争的要角。曾朴和张鸿是常熟同乡,张鸿还是帝傅翁同龢的侄孙婿,二人中举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京参加会试,不售,遂援例报捐内阁中书,留居京师。“甲午九月东事亟,萍乡文道希集朝士松筠庵议具疏主战”,张鸿亦预焉。[58]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曾、张同入京师同文馆学习法文。次年三月,曾朴在京师仍与翁同龢有往来,当时寇案发生没有多久。是年七月,张鸿经户部保送参加总署章京的考试;曾朴则因内阁未予保送,没有参加考试,不久,离京南下回籍。次年夏,曾朴“赴沪旅居筹实业;并与谭嗣同、林敦谷(旭)、唐才常、杨深秀等常相过从,畅谈维新”。[59]可见,甲午、戊戌间曾朴和张鸿的师友多是京中颇为活跃的清流士大夫,他们与翁同龢关系密切,寇氏的故事自然也对他们有影响。虽然是经历者,但他们并不比梁启超、吴樵等人知道更多。而且,他们后来都接受了梁启超对寇的历史定位,并有进一步的发扬。
本来,金松岑(爱自由者)最初在1903年创作《孽海花》时是按照“政治小说”来写的,多侧重政治人物与事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这与当时中俄交涉、留日学生的拒俄活动的时代背景是相关的。可是,后来曾朴对《孽海花》接续创作时,却将政治小说向历史小说扭转,增加了更多裁剪和创作的成分,虽然小说展开的是历史场景,凸显的是推崇维新和革命的倾向,人物也各有影射,用了化名,但故事已经是文学性的了,并非真实的历史和纪实文字。《孽海花》共三十五回,其中涉及寇连材的第二十七回和第三十五回成书较晚,第二十七回首次刊载于1927年11月创刊的《真善美》杂志,至第三十五回刊出时已是1930年4月了。[60]在第二十七回“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中,宝妃(珍妃)向清帝(光绪)讲述说,道光皇帝在热河打围时射杀了一只白狐,慈禧就是这只白狐转世,是来搅乱大清江山的。宝妃称这个故事是“寇连材在昌平时听见一个告退的太监说的。寇太监又私下和我名下的高万枝说了,因此我也晓得”。寇连材敢于散播诽谤老佛爷的传说,自然是站在光绪帝的立场上。在第三十五回写道庄小燕(张荫桓,号樵野)建议唐常肃(康有为,号长素)采用“秘密手腕”,“做活动政治的入手方法”,劝他走太监的门路,他称“奏事处太监寇连才,这个人很忠于今上,常常代抱不平”。[61]在曾朴笔下,寇连材是个彻底的帝党分子,这一点与许指严的基调完全一致。
张鸿(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共三十回,与《孽海花》有所区别。此书虽然名为续作,但张鸿从一开始就表明受命曾朴续写,意在矫正“传闻异辞”,补曾氏之历史所未备者。将原来曾朴叙述的情节重新根据作者的经历与对史料的研究核实,删除“非历史”的情节,揭露政治内幕,淡化文艺成分。鉴于此,清史专家萧一山先生在《清代通史》曾以该小说视为可信之材料,多予采用。[62]但是,尽管张鸿力求符合历史本来面目,具体细节或有恢复真实的努力,但小说的本质限定了他的努力仍有限度,小说化的铺张扬厉与尊重史实的初衷必然冲突。该小说先是连载于上海的《大晚报》,1941年至1943年又连载于《中和》月刊,全书80%的篇幅写戊戌变法。书中第四十四、四十八回均言及寇良材(连材)。1943年12月真善美书店出版了单行本,一个月后又有再版,销路甚广。[63]《续孽海花》第四十八回提及寇良材与新党通消息并为他们出主意的情形:
却说其时庄小燕、唐常肃正在兴高采烈,积极进行,那玛加拉庙的老公们也跟着密通消息。一天,御前太监寇良材到小燕寓中密谈,谈到皇上因着外国的胁迫,心里很难受,跟王大臣们商量,也没有办法,所说的话总是不痛不痒,不担一点责任。关于用人行政,色色要请示太后,就是放一个缺,派一个差,只要有点好处的,差不多总是由太后交派,皇上一点儿没有权柄。不用说皇上左右的人,就是皇上自己也敌不过皮小连的力量。内外的人都看不起皇上,皇上手下的人尤其不值一钱了。所以皇上召见官员,没有一个肯说点儿帮助皇上的话,皇上气极了。不过皇上的胆子少,对着太后好像老鼠见了猫,一句话也不敢说。现在你庄大人召见了几次,皇上听了你的话,很觉着有点胆量,我们趁皇上高兴的时候,也就劝皇上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安排几个有胆量的人,将来遇着紧要的时候,也可望有人帮忙,所以皇上很注意各位……[64]
在作者描述的这个场景中,寇良材完全介入了帝党的密谋,充当了皇帝与新党分子联系的桥梁。这与许指严的掌故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的。毫无疑问,《孽海花》、《续孽海花》的风行,与《十叶野闻》一样,将寇连材支持变法、忠于光绪帝的历史形象进一步强化了。
虽然没有直接的依据,张鸿的《续孽海花》单行本的出版,可能是受到话剧《清宫外史》的影响。1943年由杨村彬编剧的《清宫外史》第一部《光绪亲政记》首次在重庆上演,剧中自然也少不了寇连材。在这出戏中,寇太监是和李莲英有对比作用的人物,互为衬托。本来他聪明能干,很受慈禧和李莲英喜欢,被派去监视光绪,可他反而同情了光绪,最后不得不走上冒死上书的不归之路。据说,观众对寇氏这个角色的印象很深:“小太监寇连材愚忠幼稚,慷慨陈词,挽救危亡,引起全场掌声雷动。他被推出斩首时,台下观众唏嘘,泣不成声。”[65]编导对有些情节处理得也很有人情味儿。杀寇连材时,慈禧表现出不得已的样子,甚至还落了泪。但老佛爷最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坚决把他杀了。第二幕中还有光绪帝听说打了胜仗的消息时激动万分,忘情地与小太监寇连材逗乐的情节。话剧演出后,轰动了山城,中共的《新华日报》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都发表了评论。稍后剧团又到上海、西安等地广为演出,可谓当时文艺界的一桩盛事。[66]时值抗战时期,“陪都政治腐败,抗日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激烈。这个戏说出了广大人民的心里话。所以每当光绪帝在台上喊出‘大清不亡,实无天理!’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67]显然,当观众为寇连材的忠烈事迹所感动的时候,他们对只有历史学家才钟情不忘的事实依据毫无感觉,成功的艺术形象已使人们将事实本身远远抛在了一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