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勘工专业学弟学妹们的几句话
题记:快毕业了,回想一下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对学校、对学院,对老师、对同学。本来准备把自己的倾诉一件件写出来,这也是我毕业前的一个心愿,但是,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足,所以得抓紧时间捡最想说的先吐为快。首先想结合自己的四年生活,对学弟学妹们谈谈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谈谈大家所关心的考研与就业。但在谈这些之前,我觉得首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勘工专业。

(一)勘工专业知多少

最近,经常听到或看到抑或是被问到这样的话题:长江大学的勘工在走下坡路!勘工的名气和资工、油工相比那是相形见绌、难以望其项背,昔日江汉石油学院赫赫有名的“三工四院”之一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似乎已经没落了。就如同沙市,曾经凭借“活力二八”而红遍全国的沙市现在又有几人知晓?

作为一名勘工的学生,每当面对这些话题内心隐隐作痛。事实不可否认,从就业情况、科研活动、学生工作各个方面来看,长大在线、长大校报、校广播台、乃至长大贴吧等校内宣传媒体提到最多的两个专业是资工和油工,鲜见勘工的相关报道。甚至不少外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似乎还没听说过过勘工这个专业!勘工的部分学生也在自惭形秽,自己否认自己。这样一来,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勘工这把昔日江汉石油学院的“招牌剑”慢慢钝化,生锈!

实话说,我从来就不觉得勘工比油工、资工差,事实上在我内心深处,勘工专业在长江大学所有专业中摆在首位,我以自己是一名勘工学生为荣!(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实,请指正、海涵。)

首先,我想谈谈勘工的发展历史。众所周知,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经政务院批准筹建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石油院校(大庆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西南石油大学创建于1958年,中国石油大学创建于1953年,西安石油大学创建于1951年)。创始人是我国赫赫有名的石油地球物理学家元老——翁文波院士。提到翁文波院士,大家会很快想到长江大学东校区6号教学楼的斜对面的那尊翁文波塑像。中国第一支物探队由他组建(1951年3月),第一口井由他测量(1939年12月20日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新中国第一支天然地震预报中心也是他创建,在地球物理学界他功绩卓著。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在全国所创立的第一个高级物探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地球物理人才以及石油勘探事业的专家和骨干力量。

中石油麾下原先有6所石油高校: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东)、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几所学校也各有千秋,都拥有自己的强势专业。窃以为,一所学校的强势与创始人有很大关系。比如西南石油学院的创始人从事钻井、采油工作,所以西南石油学院的石油工程专业在石油工程领域那是独领风骚的。同样,江汉石油学院在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院士的带领下,石油地球物理专业便走在前头,理所当然该行业的成为强势学科,自然也成为专业里的领头羊。所以江汉的勘工专业已经由前辈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其次谈谈关于我们的专业名称由来。其实,我们的专业有许多名字,最先开始叫应用地球物理学简称应物,顾名思义,是应用性的地球物理专业(我们学院新开设了一个专业:地球物理专业也即地物专业,其实它是和应用性的地球物理学专业也即勘探地球物理学相对的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另一分支:理论地球物理学或称固体地球物理学),看我们学校一些教授的简历,很多都是物理、数学专业毕业的。国外没有专门的勘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来自物理、数学、计算机专业,进行一些地质专业知识培训,就可以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后来,专业名称又改为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勘探地球物理(所谓的物探)和矿场地球物理(所谓的测井),我想这也许是从老大哥前苏联引进的专业术语。因此,我们学院曾叫“地球物理勘探系(简称物探系)”当然这里的“物探”包括:重磁电勘探、地震勘探、测井。我们现在所说的物探主要指的是地震勘探。再后来,教育部为了培养全面性人才,提出了整合专业的方针,很多专业合并,为的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物探和测井便被整合到一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我校简称“勘工”大庆石油学院、吉林大学等院校简称“勘技”)。但是,大类培养也有很多弊端,一方面学生负担加重,测井、物探的课程都要学,但学时有限学生难以学好两门学科,另一方面油田里的物探公司和测井公司并没有合并——也不可能合并,招聘是还是分开招人,所以大类培养了两年后,学院领导研究认为还是应该将物探、测井分开培养。但教育部的政策不能违反,所以我们的专业名称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测井方向)。这样一来,即符合国家要求,也能使用人单位更方便的选择良才。虽然培养方案改了,但06级以前的勘工专业是从大二开始分方向的,这又带来了分班麻烦,不便于学生管理。于是从07级学生开始,他们直接从进校起就分了专业方向:石油物探、石油测井。我们以前总是喊物探、测井,其实物探除了石油物探,还有工程物探;测井也分石油测井和工程测井,但既然是一所石油院校,理所当然以油为主,加上“石油”二字更加一目了然。另外,资工专业也在其后注明了“石油地质”字样。

再次谈谈勘工专业的师资。说到师资,近几年我院存在人才外流现象。像测井的一批骨干专家:肖立志、毛志强、吴锡令、李军等教授离开江汉,或是去了北石油,或是去了中石油勘探院。物探的一批名师像朱广生教授已经退休,新的人才又很难引进,导致新老脱节,总体而言物探的师资有待提高。但也要看到,现在的物探系已经有大批的年轻博士加入(杨飞、佘晓宇、彭晓波等青年骨干教师),想来不久后的物探一定会人才济济。测井系的师资经历动荡,但还是有郭海敏、张超谟等大批在测井界声誉显著的专家学者,使得江汉测井在师资方面独占鳌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相关院校的测井专业又江汉的校友创建,像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重点院校近几年也开设了测井教研室或研究中心,这些部门的负责人或创立人很多是江汉测井的校友。可以这么夸张的一点说,现在的江汉测井已经在全国开花结果了!另外,据说国内测井公司有2/3的老总是江汉毕业的,大量物探公司的负责人也是我院校友(最典型的辽河油田物探公司和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这些足以说明勘工专业无论是在学术科研方面还是在政治领导方面都很占优势。

再次谈谈勘工专业的学风。勘工专业的学风在原江汉石油学院那是最好的。记得我刚进校时,外院的老师给我们上专业基础课时都称赞勘工学生学习态度好、纪律好、肯钻研、听讲认真,而且部分老师公开承认喜欢给勘工学生上课。物理学院、数学学院、地科学院的部分老师对我们可是称赞有加(至今记得大一给我们上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的齐伟国老师课堂上点评“三工”的学习风气:勘工第一,资工其次,油工最差),我还记得做物理实验时指导老师看到勘工的学生给的成绩总会高些。的确,以前的勘工(或称物探系)学生很厉害,给学院增光不少。97级考研率居然达到76%,而且获得“全国优秀班集体”称号,据说当年可是震惊全国!大家去八教二楼,有一个橱窗展示地物院学生风采,那里展现大批优秀代表,无论是学术、运动、还是课余生活,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

最后,谈谈勘工专业的硬件设施。我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以及中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测井重点实验室。并且勘工专业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牌专业验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包括物探、测井、地球化学)也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值得一提的是,生产测井原理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长江大学有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除此之外还有地球科学学院的沉积岩与沉积相)。今天刚得到好信息:勘工专业被批准从今年起升入一本招生。这些都是勘工专业实力最有力的证明。

2008年11月25日,地物学院隆重召开首届教职工及工会会员大会,大会初步提出了学院“百字办学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并重,以质量求发展;科研与教学工作并重,以特色求地位;立足石油,服务社会,面向国内,放眼全球;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两创人才”;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作为一名地物学子,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百个字,时常提醒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油田需要、国家需要的“两创人才”在每一位地物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这一宏伟目标一定会提前实现!

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强硬的师资、充足的硬件设施,还有大批功成名就的校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去风言风语、去长他人之志灭自己的威风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不为自己的专业而自豪呢?(当然,现在的勘工不比以前风光,究其原因一言难尽,以后有机会再一一剖析。本文尽量客观的介绍勘工专业昔日的辉煌,给学弟学妹们鼓鼓劲)。写着写着,心情有点激动,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到。留着以后再补充吧!

最后补充一点:经常看到很多人把我们的专业名称写错(包 括本专业自己的部分师生):将“勘工”写成“堪工”或是将“勘查技术与工程”写成“勘察技术与工程”希望大家尽量不要把专业名写错,看到别人写错也要尽量以合理的方式指证出来,不让谬误恶传!

(二)物探测井是一家

物探和测井之争在我校很早以前就遗留下来。尤其是物探测井合并为勘工后,争论的程度更是达到炽热化,物探的对测井的不屑一顾,鄙视测井是“一孔之见”测井的对物探不以为然,嘲笑物探是“满地放炮,搞地球破坏”为争下个高低,不光学生之间争论不休,就连老师也带上了有色眼镜。物探的老师上课时会使用这样的词汇:“你们测井我们物探,他们地物”“搞测井的就是将几根仪器放上放下”测井的老师相对较客观,评价物探的优势时也不忘损他几句:“在横向分辨率上物探的确非测井能比,但在纵向分辨率上物探就无能为力,远不如测井”(事实的确如此,但带有感情色彩的天平还是会偏向一方)。时至今日,物探测井之间的争论依然在延续“油田测井好还是物探好”的辩论依然激烈的进行“读测井的研究生还是物探的研究生”依然令许多人犹豫不决“学测井好还是学物探”也依然困惑不少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转专业的学生)不知所措。真的不知道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何日方休!之所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争论”是因为我认为物探测井本是一家,本科专业里他们同属于“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研究生专业里他们同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既然是一家,何必非要分个高低?

站在学科特点上来看,物探、测井包括地球物理学(也即地物)同属于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分支,共同使命就是寻找油气等能源。对于石油行业,可以用16字来概括油气勘探的基本程序:地质指路,物探先行,钻井验证,测井评价。从中可以看出物探、测井各自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那就是:缺一不可,举足轻重。记得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刘光鼎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油气勘探成也物探,败也物探。的确,各大油田早的开发物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石油公司都要靠地震资料来确定每一口探井和采油井的位置,世界上绝大多数油气田都是先由地震工作找到含油气构造,再由钻井发现,比如大庆油田、克拉马依等油田的发现均有物探立下的汗马功劳。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在由我院郭海敏教授主编的生产测井导论一书的前言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地球物理测井是石油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长期以来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勘探测井被称为寻找油气的“眼睛”;生产测井被油田工程师称为开发的“医生”从中足以见得测井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而且,测井是油气勘探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储集层的岩性、储集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性、物理性四性关系,估算油气含量,确定射孔层段。其实,测井行业的兴起源于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测井行业诞生以前,主要靠井壁取芯或者钻井取芯来了解地下的情况,但井壁取芯或者钻井取芯耗资巨大,而且只能得到某些地层的取芯资料,也即只能得到的是一些离散的资料,这对于分析一口井的储集性能显然不够。因而,一种获取井下连续的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经济实用的学科——测井学便应运而生。

了解了物探、测井的重要性后,再简单谈谈它们的所从事的工作。物探、测井的毕业生宏观方面主要从事两种职业: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解释。野外数据采集是基础,数据错了,解释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像地质学家的作用,地质学家的方向错误,其他的油气勘探工作也就无法开展,这就是“地质指路”这句话的含义,也是为什么油田老总大部分是地质出身的原因(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油田老总大部分是地质出身”这句话不错,但是“学地质的就会当老总”这就不对了。一个油田老总,除了有扎实的地质知识外,也要深谙物探、测井、录井、钻井等多门学科知识,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大任。同理,学物探、测井的,有深厚的地质知识做辅助,照样能担当大任。地球科学学院的肖传桃教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地质是左手,物探(包括物探——地震、测井、重磁电)是右手,两只拳头都要硬,才能当领导。)而且数据采集的人比综合解释的人要多,这也就决定了一大部分人要去野外,过以天为帐,以地为席的风餐露宿、四处飘零的生活。通常情况下,一只物探队的人数是一只测井队的几十倍,一支测井队通常情况下6——8人,一支物探队几十人,而一支钻井队则上百人,所以实际中需要的毕业生数量总是油工的最多,物探其次,测井最少,这由各自的专业特点决定的(油工的就业形势好是当然的,需要的人多)。相对工作环境,测井应该相对轻松些,毕竟它的任务就是测量,除了仪器上下井需要人工操作外,其他时间就是等待仪器上来,但是要熬夜,因为测量一口井至少得20多个小时,这期间一直得呆在仪器车上,而且要保持清醒,紧盯操作仪,防止测井仪器遇卡。物探的野外工作量很大,他的优点是横向分辨率高,这就决定他们要满山遍野的放炮、测量,物探队都是区域性的工作量,一出去就得呆上几个月,作为乙方,还有工期和质量压力。钻井的那更苦了,长期呆在井上,除了工作就是睡觉,长期与泥浆打交道,风吹日晒,雨淋霜冻,而且不光井上的工作环境艰苦,而且还得承担一些风险(虽说科技发达、技术完善,井喷、毒气泄漏等事故发生率降低,但毕竟还不能完全消除)。经常听到有人蔑视“油工就一苦力”等,我不赞同这种评价,其实对于油工(尤其钻井的,还包括测井、物探、录井等艰苦行业)我们应该表示尊敬,他们一直是站在冲锋陷阵的第一线,吃的苦、流的汗最多,对于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应该赞扬和学习!所以跑野外的流传这样一句话:男生不要把自己当人看,女生要把自己当男生看。的确,只有这样你才能被提升的快,这也主要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告诉他们:搞石油,要吃苦。当然,如果是搞解释的话,物探、测井就无所谓谁更辛苦,室内操作,脑力劳动。

关于测井、物探学科的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搞学术研究(工作的话就另当别论):物探的发展潜能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物探学科体系复杂,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许多课题尚在研究之中。而测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科知识似乎已经很完善了。声波测井、电法测井、核磁测井传统的测井方法理论已经很成熟,很难有其他新的进展。而测井新技术:成像测井、核磁共振、神经网络等理论也相对完善,其他的新方法又难以突破,这就导致目前的测井只能在原有的知识体系里进行一些修补(这或许就是读测井的研究生较少,读测井的博士生更少的原因),而物探则会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技术、新课题不断的出现,研究的意义相对交大。当然,目前的测井也有很多需攻关的课题,比如火山岩的储层参数评价,水平井测井问题,随钻测井技术等,这需要测井界的专家、学者共同的努力。另外,国内的测井市场大,但是技术、仪器主要靠进口,世界各国的测井行业几乎被三大跨国公司:斯伦贝谢、阿特拉斯、哈利伯顿垄断,国内自己研发的仪器、技术很少,这也值得每一位测井人深思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探、测井都很重要,无所谓谁好谁坏(其实对所有专业一样,朱业宏书记说的好:专业无好坏,学术有专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那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对学弟学妹们提点建议:无论你是物探的还是测井的,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尽量扩宽自己的知识面。首先,勘工学生物探和测井都要学好。前面已经提到过,物探的优势在横向分辨率上,测井的强项在纵向分辨率上,物探资料和测井资料综合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我们专业物探在大三时会开设地球物理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测井在大四上会开设地震勘探原理,希望学弟学妹把这些课程学好,并尽可能了解对方其他专业核心课的相关知识。其次,学好地质知识。地质知识勘工学的很少(也就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等几门课),而地质知识是基础,是指向标,对于资料解释而言,没有地质资料做背景,解释的结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学好地质知识,有时间多去听听地质课,看看地质文献,加强自己的地质基础。再次,了解其他专业的学科知识。测井和钻井联系紧密,钻井工程、固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等油工专业核心课也要竟可能去了解、学习,还有录井、地球化学勘探也要有所了解。物探的除了石油勘探课程要学好外,计算机知识要加强,工程物探方面的课程也要学好(尽管是选修)。

总之,希望学弟学妹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而不知是精通某一知识、学科。这一点我们勘工要向资工学生学习。看下他们的人才培养,他们学了地震勘探原理、重力、磁力、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原理与资料综合解释,而且都是专业必修课。所以,我们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谁拥有更宽广的知识结构、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劲的综合素质,谁就会成为优胜者!

衷心祝愿勘工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学有所成,成为新时代的综合性人才!成为石油行业里的学术健将,技术骨干!

——2009年5月10日作于荆州

——2009年5月6日修改于荆州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