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拒绝谋劫

张荫桓前往新疆途中,按照朝廷谕旨,沿途经过地方,各省督抚均选派官员押解,“入境出境,随时详报”[19],可见监管之严。与之相比,对发配新疆的另一位维新官员李端棻则没有这样严格,允许其因途中患病,改留甘州(今甘肃张掖)。究其原因,除外国公使营救引起清廷的警惕外,当与英国人莫理循谋劫张荫桓的计划有更直接的关系。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1893年首次来华游历。1897年2月被英国《泰晤士报》聘为记者常驻北京。出于职业的关系,莫理循活跃于北京官场之中,结识了一批权位显赫的中国官员,张荫桓即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中国官员相比,张荫桓曾数次出洋,对西方文明素有研究,被洋人视为清政府中最明外事的开明官员,因此颇受莫理循敬仰,两人私谊较深。

对于这样一位与英国有着密切联系,且主张亲英外交政策的清廷官员,莫理循认为无论从私交还是国家利益的考虑,都有义务设法将张荫桓从流放新疆的厄运中挽救出来。他与英国驻华使馆参赞休·格维纳等人密谋,在张荫桓西行途中,把他劫持到英国使馆保护起来。一方面,莫理循向英国公使窦纳乐发出呼吁,请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找到张荫桓的亲信梁诚(字震东),希望他设法与张取得联系。然而,莫理循十分热衷的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

除了窦纳乐拒绝援手,主要是张荫桓坚决反对这样做。因为他不能允许外国人来干预中国朝廷的司法过程。[20]从这件事上至少可以看出,张荫桓不愧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外交家。他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并未丧失原则。

谋劫之事虽未成,但风声波及于外,传闻四起,清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张荫桓刚离开北京,便寄谕直隶等省督抚云:“张荫桓发往新疆,现已起解,不准沿途逗留,所有经过地方,著该省督抚随时电奏”[21]。对此,《国闻报》曾报道说:

已革户部侍郎张荫桓之出戍新疆也,有外国人数位随之同行。据传闻云:系前往山西太原察视矿产之人,因与张相识,故随之偕行。或者云:并不相识,不过萍水相逢。然北京官场议论纷纷,有谓该洋人即为保护张某起见者,事为政府所闻,政府因于日前密电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各省督抚、藩臬,令将张荫桓每日行过何处,随时具报,并不准其沿途逗留,然已革礼部尚书李端棻亦系发往新疆者,中国政府并不闻有此等稽察之令也。[22]

张荫桓在途中也对押解官员提及此事。他说:

余之被谴,外洋驻京各钦使,实为余不平,至外间谣传有洋人随行,为余保险,甚有谓洋人欲于途中要劫者,岂不可笑?……诸君带兵勇多人,日夜防护,或亦为此否?[23]

显然,张荫桓这里隐讳了莫理循谋劫计划的实情。这年十一月十五(12月27日),清廷又寄谕陕西巡抚云:

已革侍郎张荫桓前经降旨发往新疆,乃行程甚缓,恐有沿途逗留情事,著陕西巡抚即饬经过各地方官,趋催前进,并著饶应祺,俟该革员到戍后,即行监禁,毋任滋生事端。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24]

可见,为了防止外人的介入,在张荫桓遣戍新疆途中,清廷加强了防范措施,始终保持着警觉。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